依法履职 崇实重干 开拓创新的这一年——昌乐县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纪实
发布单位: 传媒集团 时间: 2018-01-13

依法履职 崇实重干 开拓创新的这一年

——昌乐县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纪实

  中国昌乐网讯(昌乐县人大常委会研究室)2017年,昌乐县人大常委会恪尽职守,依法履职,组织召开常委会会议9次,主任会议21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2项,形成审议意见12份;作出决议和决定2项;组织专题视察6次,开展执法检查3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6人次;转办、督办代表建议意见105件……

  紧扣中心助发展

  昌乐县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大力推动“产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实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助推“四个城市”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常委会对全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招商引资工作、科技创新工作开展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产业结构欠合理、发展层次较低等问题,提出加快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培强做大骨干产业等建议;对全县16家重点工业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总结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供全县企业参考,形成的调研报告被县委主要领导批示印发。常委会着眼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地调研了全县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情况,听取审议了专项工作报告,提出搞好农业发展整体规划、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打造重点农业片区等建议。全县优质高效农业覆盖面不断扩大,农业品牌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昌乐西瓜被评为省十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注重发挥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专题调研了全县服务业发展工作,提出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搞好项目策划储备、加快服务业扩容提质等建议。全县服务业占GDP比重明显提升,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对全县经济的拉动效应显著增强。

  昌乐县人大常委会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县人大监督重点,围绕县委矿产资源整治工作部署要求,组织对矿产资源集中整治和低丘缓坡治理工作进行视察,提出加大涉矿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加强基层组织和执法队伍建设、科学制定修复及合理利用规划等建议。矿产资源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封堵、关停非法开采加工点,全县矿产资源得到有力保护、涉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组织对全县造林绿化、雨污混流综合管网改造及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进行了重点视察,提出建议意见30余条,督促县政府及职能部门整改落实,有力地促进了空气和水质量提升。

  昌乐县人大常委会把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动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解决。组织对全县棚户区改造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建议县政府在征迁工作中发挥好“自改委”作用,支持有情拆迁、阳光拆迁、依法拆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安置房建设质量监管。针对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开展调研,建议并督促有关部门在城区新建公办小学、加快农村中小学建设进度、增加教师数量、施行教师“县管校聘”机制。目前,县城内已完成新建两所公办小学的规划,21所在建农村中小学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新招聘的300余名教师也已到岗任职,县管校聘机制顺利推进实施。常委会还专项视察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出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管控、加快县域内农资电子台账推广、从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建议。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得到切实推动,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常委会还对全县小城镇建设、基层医疗卫生运行、全县诚信体系建设、民间信仰等工作进行了调研,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意见,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

  全力助推“四个城市”建设。昌乐县人大常委会成立推动“四个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完善领导小组运行机制,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促进全县“四个城市”建设的意见》,引导和鼓励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踊跃投身“四个城市”建设。

  加强法律监督 推进依法治县

  昌乐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强化法律和司法监督,2017年以来,围绕法律实施、行政执法工作,组织调研、视察、执法检查7次,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项,有力地推进了依法治县进程。

  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公平正义。常委会专项审议了县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转变司法理念、加强宣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等6条建议。围绕县检察院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建议县检察院高度重视和加强办案安全防范、积极做好司法体制改革相关工作,推动了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强化法律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坚持执法检查与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相结合,对环境保护法开展执法检查,建议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治理力度、实行重典治污,督促有关执法部门进行排污升级改造,全县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不断强化对水法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要求有关部门依法保障城市农业用水、加强“南水北调”干渠管护,督促县政府拨出专款对干渠进行维护加固,确保汛期前竣工。组织对预算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对税收征管法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提出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务稽查、深化税法宣传、提高全民纳税意识、加快优质税源培植、堵塞税收征管漏洞、严格依法科学治税等20余条建议。

  依法做好人大信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常委会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依法做好信访工作,2017年接待受理群众来信来访53件,对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分类转办、加强督办。对重点信访问题,特别是涉法涉诉问题,全程跟踪督办,促使来访群众诉求得到合理解决,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完善履职平台 发挥代表职能

  常委会注重坚持代表主体地位,不断加强和创新代表工作,切实履行服务保障职能,充分发挥好代表在经济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不断完善代表工作制度。对各级人大代表交叉混合编排38个代表小组,按照“四有”标准进行代表小组建设,新一届代表小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代表小组活动得到进一步规范,代表履职积极性明显提升。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培训班,督促全县省、市、县、镇四级代表学习贯彻《代表法》并对代表履职进行培训。代表的职务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履职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在县人大代表中开展“联系群众、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推动全县作风建设年活动向纵深发展”主题活动,进一步发挥了代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密切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昌乐县人大常委会不断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制度,开展了集中联系代表活动,共征得代表建议44条,涉及城建环保、经济发展、教育卫生等9个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专题报告。县委主要领导对此作出批示,要求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对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逐一研究落实,并跟上督查。县政府积极研究措施和办法,解决了一批群众普遍关切的问题。制定人大代表列席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办法,有序组织代表参与常委会活动,全年组织代表参加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活动100余人次;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30余人次,对12项专项工作进行了打分评议。

  加强代表建议督办。对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105件建议意见,进行分类整理、编印成册,转交县政府进行办理落实,并组织到承办单位调查、深入现场视察检查、组织代表和承办单位面对面座谈,督促承办部门加快建议意见办理进度,提高办理质量。事后,逐人逐件征求代表对办理结果的意见。代表对建议意见的办理速度和办理质量表示满意。

  创新监督方式 增强监督活力

  常委会创新人大监督方式,从加强对任命法官检察官的监督、建立代表约见地方国家机关负责人绿色通道、改进审计工作监督和开展质询工作四个方面进行了工作创新,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相关《意见》和《办法》,并创新性开展了相应工作。

  开展案件评查,加强司法监督。主动适应新时代司法监督要求,出台《关于加强对任命法官、检察官进行监督的意见》,通过开展案件评查加强对任命法官、检察官的监督。组织案件评查组,对县法院民商案件和县检察院自侦案件,从事实认定、证据采信等多方面进行了细致评查。对案件中评查出的问题,要求法院、检察院立即整改落实,并把评查结果和整改落实情况作为县人大常委会任命法官、检察官的重要依据。县委主要领导对评查报告作出批示,肯定了这项创新性工作,并要求进一步强化实践,完善提高。

  建立绿色通道,搭建履职平台。常委会注重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人大代表履职积极性,建立了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绿色通道,制定实施《县人大代表约见地方国家机关负责人实施办法》,并组织开展了约见活动。代表就城区供暖和路灯安装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向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当面询问,并要求就有关问题作出解答、办理和落实。绿色通道的建立,为代表更好地履行职责搭建了平台,使得代表对国家机关工作的监督更加直接高效,代表作用发挥更加明显,实现了代表依法履职、大胆履职、主动履职的良性循环。

  开展质询,强化监督刚性。常委会为增强人大监督刚性,强化监督实效,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了《昌乐县人大常委会质询办法》,对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行使质询权进行了保障和规范。组织召开了质询专题会议,对审计查出问题的两个部门进行了专题质询,要求被质询部门回答并整改落实相关问题、及时报告整改情况。质询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人大监督的刚性,保证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成为县人大及常委会工作的一大亮点。

  加强自身建设 提升履职能力

  昌乐县人大常委会以改进作风为重点,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自身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依法履职水平进一步提升。

  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昌乐县人大常委会严格按照活动要求,制定党组和党支部活动方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弘扬“四种精神”、强化“五个导向”、健全“七项机制”上作出积极实践。狠抓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机关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对机关工作实行分值考核,充分调动了机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作风不断改进。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昌乐县人大常委会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制定专题学习方案,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充分利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日、机关支部学习日、“三会一课”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深化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贯彻,自觉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上,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强化了常委会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争创文明机关。将机关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内强素质和外树形象,不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力量,积极创建优美工作环境。深化学习型、创新性、服务型机关建设,通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评选善行义举“四德榜”活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集中学习日制度,大力开展诚信、敬老、奉献等传统美德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机关上下齐心合力,成功争创为市级文明单位。

打    印】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