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中国那些有趣的汉字。小伙伴们一定听说过镜像人吧,镜像人的身体心在右肝在左,五脏六腑全对调,就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一样。镜子中的我们与现实中的我们长得有一模一样,但是正好是左右相反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汉字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其文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的变迁,其中有许多的文字就像是镜像人一样的“镜像字”,其实这些汉字楷书写法多少还有些不同之处,但是前段时间小编练习篆刻时,特地查了不少的小篆文字的写法,发现这些字的小篆写法看上去就像照镜子一样,反过来几乎一模一样,今天和大家一块分享一下。
1、第一组就是汉字“孑与孓”,这两个字大家都熟悉吧,千万别看成是“子”字哦!这两个字读作【jiju】,“孑孓”其实蚊子的幼虫,是蚊子由卵成长至蛹的中间阶段,因为蚊子在水中产卵,蚊卵孵化后,幼虫身体细长,头部或腹部窄小,胸部宽大,一屈一伸的在水中游动,俗称“跟头虫”。孑孓身体呈深褐色,在水中上下垂直运动,以水中的细菌和藻类为食,呼吸空气。
不知道老祖宗造字时是怎么想的我们不得而知,而且这两个字写得与“子”如此相似,“孑、子、孓”三个字像不像是一对三胞胎呢?
2、第二组字就是“后与司”,这两个字我们都非常的熟悉,这里就不再介绍这两个字的意思了,其实,这两个字即使是从楷书上看,也是非常典型的镜像字,而且这两个字的古体写法,即使是在前些年也一直傻傻的分不清。
举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例子,我国的国宝“后母戊鼎”,在前些年一直当成是“司母戊鼎”来读的,就是因为这两个字实在是太像了,十分标准的镜像字,让不少专家都认错。
3、第三组字就是“片与爿”,“片”字大家都很熟悉,爿读作【pn】,意思其实也与片相似,指的是劈成片的竹木或者是指边界疆界。不过现在“片”字我们还经常用到,但是爿字用到的地方就比较少了,所以有的人会感到比较的陌生,两个字一直傻傻的分不清。
4、第四组字就是“可与叵”,这两个字虽然没有上边两个字明显,但是将“可”字翻转过来,并将下边的勾延伸出去,就是居心叵测的“叵”字。从两个字的意思上去理解,更加的形象生动,“可”是可以的意思,“叵”是不可的意思,两个字不仅左右相反,而且意思也正好相反,是不是非常的有意思。
5、第五组是“彳亍”,不要是不是看成“行”字了,其实这是两个字,“彳”读作【ch】,“亍”读作【ch】,而且彳亍是一个汉语词汇,表示漫步行走,徘徊的意思。在字形上,“彳”上边两个撇放平,下边加上一个勾,就是“亍”字。而且这两个字的小篆写法更是相似。
上面就是小编找到汉字中的五组“镜像字”,它们不仅现在写法十分的相似,像是一对双胞胎,在小篆书写中更像。当然了,中国汉字这么多,绝对不仅只有这五组镜像文字,你还知道有哪些字是镜像文字吗?欢迎留言分享哦!欢迎评论!吐槽!转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