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亲队伍身着传统服饰,一路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喜气洋洋的前去迎娶新娘
迎亲队伍必须经过女方拦路对歌的考验方可进门
出嫁前,新娘以歌代言,要唱《哭嫁歌》——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诉三天三夜,表示难舍父母,感激养育恩情。在梳“凤凰头”之前,新娘的哭嫁达到高潮,向美好的姑娘时光做告别,然后踏米筛、拜先祖、上花轿、别家门。
女方家不舍姐妹出嫁、男方希望早点迎娶新娘而产生的抢嫁妆环节
拜堂时,男跪女不跪。新娘手执花巾掩面,或只施“万福”礼就可以了。传说畲族祖先忠勇王击败番王的侵略,高辛帝招他为驸马,婚礼上公主拜堂特免跪拜之礼,此俗一直延续至今。
“男拜女不拜”是畲族婚俗的传统,新郎需行三跪九叩礼,新娘只需点点头就好
畲家婚宴又叫“讨亲酒”。一开始,新娘要先入洞房,新郎则在外厅招待客人。酒过三巡,新娘才在送嫁嫂的“敬酒歌”声中被搀扶出房“认亲”。由舅舅端出驱邪的谷具,里面放着剪刀、油灯、谷子等物,新娘牵引它再入洞房。
新娘踏米筛,寓意女方家团团圆圆、五谷丰登、家庭兴旺
婚礼中,大厅前往往设“对歌台”,左为陪嫁者,右是娶亲方,一巡酒菜,一巡歌言,煞是热闹。酒席上,新娘是不出来给宾客们敬酒的,待最后一道酒菜时,新娘才端出用红枣、冰糖、花生泡的甜茶敬客,客人饮茶后,把红包(酒礼)放入茶盘,以示贺喜。
待一般的亲朋好友酒宴散后,到了午夜时分,多数人家都会办“家仪酒”。喝家仪酒的必须为村中父母双全的“好命人”八人,俗称“八仙”。仪式通宵达旦,以唱吉祥如意的歌言为主,是对新人入洞房前的美好祝福。
喝家仪酒的必须为村中父母双全的“好命人”八人,俗称“八仙”。仪式通宵达旦,以唱吉祥如意的歌言为主
以歌传情、以歌结交、以歌述怀、以歌欢娱,畲族婚礼还保留着“(婚)俗不离歌”的传统,《哭嫁歌》《梳妆歌》《祝福歌》《敬茶歌》……“歌”几乎贯穿了定亲到完婚的全过程。
出嫁是畲族女人一生中最大的事情。从这一天起,新娘就担起承载家庭命运的妻子、媳妇和母亲的角色。这一风雨人生的喜庆日子连同世代相沿的婚嫁习俗,风韵神奇而独特,保留至今,亦成为了中华传统民俗中一块奇异瑰丽的活化石。
来源:闽东日报
RECOMMEND
新风正气丨宁德教育系统新风正气宁德“名片”要义
地方动态丨周宁中兴社区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宁德市召开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暨骨干人员培训会
放飞童心梦想 宁德市举办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展演活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