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枚锋利的斧头,究竟长什么样子,却无人知晓。
它,真的是一把斧头吗?
被“利斧”劈开的“混沌”,轻的一部分冉冉飘动起来,变作蓝天;重的一部分慢慢降落,变作大地。
然而盘古为了让这一切更快地井然有序,于是高举双手将天空向上托起,他的身子一天长一丈,于是天和地也一天分离一丈。
当天和地终于稳稳固定、隔空相望之时,盘古早已疲惫不堪。
盘古倒下,在睡梦中死去了。
然而,盘古虽死,却将自己的身躯奉献于世间。
其中的一个版本(版本众多)这样写道:
他的气变为风卷残云,声音变为雷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和四肢变为东南西北和山峦五岳,血液化作大江大河,筋脉变为地理道路,肌肉化作田耕土壤,发须变为天上星辰,汗毛变为天下草木,牙齿和骨骼变为金矿和石头,体内的精气真髓化作金珠和宝玉,身上的汗水则化为天下雨露,而身上的虫子由于受到了风的感召、则化作了黎甿(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译出自<五运历年记>)
那么,“黎氓”是什么呢?
最初对于“黎氓”的解释,是身上的虫子。
然而,窥探其中,我们却会发觉:
“ 甿 ”者,左田右亡,在农田里身亡,什么人会在农田里身亡呢?当然是农民。
于是,盘古身上的虫子最初的涵义并不是指人类,而是农民。
因为,那孜孜不倦躬耕劳作一辈子的农民,才是这个庞大的华夏大家族最初的相貌和缩影,才是这个大家族信仰中的“人类”。
所以,当你再次回头去看盘古的形象时,你会发现,他不仅像普通人那样空有头和四肢,他还有辛苦躬耕时的气喘吁吁,有日出而作、月出而息时头顶上的炎炎烈日和皎洁月光,有“汗滴禾下土”时的淋漓汗水,甚至有躬耕时溅在身上的泥土中遗留下来的虫子。
这汗水,最终化作了农耕之人翘首以盼的雨露与久旱之后的甘霖;而那虫子,终于得到了这风的感化,化作了千千万万像盘古一样辛勤耕作着的人们。他们,将世世代代、兢兢业业地延续这股风和气。
所以,盘古,他最初挥舞着的,未必是一把斧头,而更可能是一把锄头。
他的身份,也未必是那个无所不能、至高无上的创世之神,而只是一个辛勤耕作、受人敬仰的农民的背影。
他如此披荆斩棘,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人类能够不挨饿、得以生存下去;也只有一个使命,那就是,身为一个普通农民的职责——躬耕。
盘古之于我们这个民族,拥有着丰富的、特殊的意义,他象征着开创与开拓,象征着血性与担当,象征着辛勤与无私,象征着那最初、最完美的榜样形象。
由此看来,盘古挥舞的,到底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是盘古的子民。
作为这位伟大神话中伟人的后代,我们当把“奉献”、“勤奋”、“责任”这些文化信仰一代代延续下去。
如此,我们便不再空无,便活得更具有意义。
感谢您阅读本文,也欢迎您发表更多有关于盘古的见解。
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