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老人(阿薩辛派創始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阿薩辛派創始人《Fate/GrandOrder》登場的初代哈桑
山中老人是一真實的歷史人物,本名哈桑·本·薩巴赫(Hasan bn Sabbah),波斯籍。他開創了著名的阿薩辛派,以嚴密的恐怖活動對付政敵。
山中老人在《倚天屠龍記》和《刺客信條》《fate》系列中均有提及。
基本介紹
中文名:哈桑·本·薩巴赫外文名:Hasan bn Sabbah別名:霍山,山中老人國籍:波斯出生地:波斯庫姆逝世日期:1124職業:學者、刺客信仰:伊斯蘭教什葉派阿薩辛派主要成就:“聖火令”
金庸小說人物,歷史淵源,真身霍山,他後半生,小說原文,真實人物事跡,尋本溯源,附帶,金庸峨默,歷史原型,歷史上愛德華,探索結果,山中老人事跡,
金庸小說人物借用書中人物之口倒敘往事,是金庸擅長的筆法之一。《倚天屠龍記》30回中,謝遜轉述突厥族聖女黛綺絲及波斯明教的歷史恩怨 。這是一個許多人頗有興趣的話題,關於金庸筆下的明教與歷史上的明教、“山中老人”霍山的歷史,已有很多短文提及,但程度上仍未深入。歷史淵源“山中老人”霍山的故事,金庸不但在《倚天屠龍記》中有記敘,在《射鵰英雄傳》書後所附的《成吉思汗家族》一文的注19也有談到,注釋頗為詳細,即關於“山中老人”、暗殺派與木剌夷教派的歷史。霍山本名哈桑·本·薩巴赫(Hasan bn Sabbah),波斯籍。他開創了著名的阿薩辛派,以嚴密的恐怖活動對付政敵。哈桑·本·薩巴赫在《fate/zero》中的形象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教派和聽到“山中老人”,倒不是通過謝遜等明教諸人。事實上,即使真有黛綺絲等人,她說的關於山中老人的故事蒙古人也早已知道了。蒙古人崛起之後,滅花剌子模,勢力及於中亞河中地區。但蒙古人在當地尚未建立足夠強大的霸權,蒙古行旅商人屢屢遭到阿薩辛派的劫掠。蒙古人稱他們為“木剌夷”(Mura'i),這是該派的俗稱,意思是“假道學” 。歷史上的阿薩辛派是伊斯蘭教的異端,既反對主流的遜尼派,也與其所屬什葉派的其他教派大大有別,因此基本處於秘密組織狀態。也因此在很長久的時間裡,眾多君主對他們束手無策,但最終被旭烈兀率領的第二次西侵的十萬蒙古大軍夷滅 。真身霍山《倚天屠龍記》32回:張無忌突然橫腿疾掃,捲起地下大片積雪,猛向四俠灑了過去。這一招聖火令上的怪招,本來是山中老人霍山殺人越貨之用。他於未曾創教立派之時,慣常在波斯沙漠中打劫行商,見有商隊遠遠行來,便坐地捶胸,呼天搶地的哭號,眾行商自必過去探問。他突然間踢起飛沙,迷住眾商眼目,立即長刀疾刺,頃刻間使數十行商血染黃沙,屍橫大漠,實是一招極陰毒的手法。這一段當然是小說家言,歷史上的“山中老人”霍山雖然是暗殺派的首領,本人卻並非靠暗殺和劫掠起家,相反,他主要是一個學者,在1090年建立“鷲巢”正式開始嚴密組織恐怖活動之前,他也主要活動在埃及,而非“在波斯沙漠中打劫行商”。阿薩辛派的暗殺活動主要針對的也是政治目的,而不是錢財。但後期蒙古人西侵夷滅這一教派的起因確實是因為他們劫掠蒙古行商。但那已經是霍山死後百年,暗殺活動擴大化以後的事了,卻並非他本人所為。霍山身為“謝赫·賈巴爾”(Sheikh Jabal,山中老人),卻未必是武功高手。他是個宗教學者,狂熱地追求隱晦的古蘭經經文中的“神啟”,制定嚴厲的律法和禁慾主義教義,他自己的兒子即因為飲酒而被處死。1090年“鷲巢”阿拉穆特建成後直到他去世,據說35年間他從未下山,“只有兩次走出房門登上屋頂”。而這35年間,再無人敢於公開飲酒或留宿家眷。他後半生雖然掌控著密布全國的恐怖網路,卻是一個足不出戶的人,專心著述,現今還留有多種波斯語的著作。說他在聖火令上刻波斯文武功心法——波斯文是可能的,但聖火令則就只是小說的虛構了。且不說明教並不拜火(注意明教即摩尼教,和拜火教是兩個不同的宗教,切莫混淆),即使拜火,作為狂熱伊斯蘭教徒的霍山也沒理由為明教刻什麼“令中隱隱似有火焰飛騰”的聖火令。小說原文《倚天屠龍記》30回謝遜還回憶說:“其時波斯大哲野芒設帳授徒,門下有三個傑出的弟子:峨默長於文學,尼若牟擅於政事,霍山武功精強。三人意氣相投,相互誓約,他年禍福與共,富貴不忘。後來尼若牟青雲得意,做到教主的首相。他兩個舊友前來投奔,尼若牟請於教主,授了霍山的官職。峨默不願居官,只求一筆年金,以便靜居研習天文歷數,飲酒吟詩。尼若牟一一依從,相待甚厚。”山中老人的故事,名著史冊,但這裡說的一段故事,則帶著一點“小說家語”。早年讀到這裡,我一直無法分辨是否史有其人、其事,及至後來,才能判斷出究竟。山中老人就是霍山,也就是乾坤大挪移的發明者和創造者,雖然有人質疑,但是霍山創造了波斯明教,自己發明的武功被封為鎮教神功,自己的武器是鎮教武器真實人物事跡金庸這裡說到的人物,歷史上確實是有的 ,基本狀況如下:金庸提到的人名野芒峨默尼若牟霍山本名伊瑪目·莫瓦法克奧馬爾·海亞姆尼扎姆·穆勒克哈桑·本·薩巴赫本名拉丁拼法Imam MowaffakAbu Fath ’Umar KhayyamNizam MulkHasan bn Sabbah生卒年代1038或48-1123或241017或19-10921034?-1124尋本溯源謝遜說到的“波斯大哲野芒”,即Imam Mowaffak,他波斯東北部內沙布爾(Naishapur)的宗師。“野芒”實際是Imam伊瑪目(教長)的對譯。尼若牟的父親是霍拉桑總督派在當地的收稅官 ,傳說尼若牟幼年朋友中有峨默和霍山兩人,但就生年看,他大霍山15歲以上。這三人自青少年時期以後走的人生道路即完全不同,尼若牟是虔誠的遜尼派穆斯林,信仰艾什爾里派(Ash'ariyya),掌權後與遜尼派四大教派之一的沙斐儀派(Shafi'iya)結盟,而竭力主張反對什葉派,尤其是帝國各地的伊斯瑪儀派(Ismai'liyya)。與之激烈相反的,霍山則自從17歲起就追隨什葉派的伊斯瑪儀派,1071-1072受傳道師伊本·阿塔什(Ibn Attash)派遣,在波斯各地做傳道。因此,這兩人在宗教信仰上是十分對立的。伊斯瑪儀派是什葉派的支派,元代時譯為“亦思馬因派”,即金庸書中說的“依斯美良派”,又名“七伊瑪目派”,該派創立於8世紀中,在歷史上迭受鎮壓摧殘,形成秘密組織。該派曾經在北非建立埃及的法蒂瑪王朝(909-1171),因此霍山本人1078-1079年也曾經去埃及遊學,學習本派的教義。他也正是在埃及開創了伊斯瑪儀派的支派:尼扎爾派(Nizaris,即阿薩辛派,Hashishi;或暗殺派)。但霍山開創這一支派的原因卻與波斯無關。其起因是埃及法蒂瑪王朝的哈里發穆斯坦綏爾(1035-1094在位)時的王朝繼承人鬥爭。霍山擁戴哈里發,支持由哈里髮長子尼扎爾一派。1080年他返回波斯,傳播教義,但受到尼若牟為首相的塞爾柱帝國追捕。十年後的1090年,他占據波斯加茲溫(Qazvin)附近的阿拉穆特(Alamut)山建立城堡要塞。次年,勢力擴展到敘利亞地區。前已述及,尼若牟在信仰上與霍山對立很深。他在仕途多年,自1063年他45歲左右起,一直擔任塞爾柱帝國的首相,反對霍山的伊斯瑪儀派。1092年,即霍山的“鷲巢”堡壘建成兩年後,在他支持下,帝國蘇丹馬立克·沙率軍親征阿拉穆特山,但被霍山成功擊退。此時兩人已經水火不容,尼若牟發現霍山對帝國的威脅,曾令阿布·穆斯林·拉迪去逮捕霍山,而拉迪反而先被霍山派人刺殺。當年10月16日,霍山即派遣“菲達伊”(義俠)刺殺尼若牟,他當時在前往巴格達途中。此後,更刺殺尼若牟的兩個兒子及各地的埃米爾、將軍、名人和政治對手。
霍山的“阿薩辛派”於此名震一時。但兩年後的1094年,法蒂瑪王朝哈里發去世,宰相擁立哈里發次子,而霍山擁護的哈里髮長子尼扎爾逃到亞歷山大城舉兵反抗,戰敗被捕下獄,據說是被毒死的。於是霍山成為尼查爾派的領袖,他自稱“霍加” 。此後霍山派密使到敘利亞,組織領導本派的恐怖活動。敘利亞的阿薩辛派在刺殺政敵時,有時也以十字軍公國的君主為對象,這大致就是金庸說的“當十字軍之時,西域提起‘山中老人’霍山之名,無不心驚色變。”附帶說一句,蒙古人西侵的訊息,西方最早得知也是由於敘利亞的阿薩辛派。他們於1238年派遣使節去見法國和英國國王,提議基督教徒和伊斯蘭教徒結成同盟來對付蒙古人的侵略,但卻遭到極為冷淡的反應——當時西方指望蒙古人和伊斯蘭教徒互相殘殺。結果在三年之內,蒙古鐵騎蹂躪了幾乎整個東歐。金庸峨默在《倚天屠龍記》中,峨默的詩歌被引用不少,似乎與明教淵源很深。書中引用的波斯小曲,“據說波斯人個個會唱”。書中引用的峨默詩歌,只有一段:“來如流水兮逝如風,不知何處來兮何所終”這段詩歌均頗為悲涼,正體現了峨默詩歌的一貫風格。峨默出生於霍拉桑的內沙布爾(今伊朗東北部)。該城在塞爾柱帝國時期是一座大城,尼若牟曾在此受過教育,因此傳說他們幼年是朋友,也未必無可能,但他年紀與霍山相差不多,而比尼若牟小20多年。歷史原型峨默博學多才,不僅是謝遜說的“長於文學”而已,他對數學、天文、醫學、哲學等均有很高造詣 。他的思想與尼若牟和霍山兩人也截然不同,他深受伊本·西拿(即阿維森那)哲學和希臘哲學影響,並不屬於伊斯蘭正統派,詩歌中也常有反宗教情感。峨默認為人生短促,轉瞬即逝,因此主張珍惜現時,及時行樂。其詩歌代表作品集為《魯拜詩集》(Ruba'yyat-i-Khayyam),該詩集被稱為“古波斯詩歌的最高典範”,金庸這裡引用的兩段,即出自於此。《倚天屠龍記》說他和霍山投奔尼若牟,“不願居官,只求一筆年金,以便靜居研習天文歷數,飲酒吟詩”,歷史上他是宮廷御醫,並主持修造天文台等,而且確實和尼若牟同在一個宮廷。但說霍山也去投靠,且不甘久居人下而叛變,那就完全不可能了。歷史上愛德華謝遜講的波斯往事中還有一段關於霍山刺殺英格蘭國王愛德華的故事。這一段故事也是小說家言。英國歷史上一共有7位名字叫“愛德華”的國王,西方歷史上國王的名稱極為簡單,如“愛德華一世”即第一個名字為愛德華的國王。英國的王系自諾曼第征服起開始算,愛德華一世(1272-1307在位,即電影《勇敢的心》里的“長腳”)的年代離開霍山本人去世已有150年以上。而謝遜的敘述中顯然刺殺愛德華國王時霍山還活著,所以如果有可能,那只能是更早的、諾曼第征服前的古英國最後一個國王“虔信者”愛德華(1042-1066年在位);愛德華一世、二世均無可能與這個故事相關。然而,“虔信者”愛德華在位的時候霍山還太年輕,即使他去世的1066年,霍山也還只20歲左右,尚未開始傳道,身邊沒有追隨者,阿薩辛派也沒形成,而離開他1090建成“鷲巢”更還有24年之久,當時他決無刺客可以派遣去執行這樣的任務。
更主要的是,“虔信者”愛德華和伊斯蘭教世界根本不發生關係,當時的英格蘭的確在“極西海外”,卻不能稱為“大國”,1066年諾曼第征服前,英格蘭只是一個小王國,人口不過一兩百萬。連歐洲大陸的事務也很少參與,更不用談說和伊斯蘭教世界有什麼恩怨,以致於“山中老人”要千里迢迢派人行刺了。謝遜的敘述中,“刺殺愛德華”的故事是直接承接上面講到的“當十字軍之時”,似乎暗示該刺殺與十字軍有關。歷史上阿薩辛派確實與十字軍有恩怨,但十字軍第一次東侵是1096-1099年,與阿薩辛派崛起的時間差不多,但當時“虔信者”愛德華卻已經死了30年,而下一個叫愛德華的英國國王要到一百多年後的1237年才出世,而當他在1272年成為國王的時候,阿薩辛派已經被蒙古軍隊滅絕了。阿薩辛派與十字軍關於阿薩辛派與十字軍的恩怨,歷史上事實記載和傳說都很多。其起源之初,是敘利亞的該派效仿霍山,在敘利亞蘇馬克山等地也建立了“鷲巢”一樣的要塞;而且如上所說,他們有時也刺殺十字軍公國的君主。但兩次主要的刺殺都發生在霍山去世之後:1152年刺殺的黎波里伯國的雷蒙二世和1192年刺殺耶路撒冷國王康拉德。1126年,即霍山死後兩年,阿薩辛派在敘利亞得到當局的正式承認,並讓他們承擔防守班亞要塞——該地是反法蘭克十字軍的前沿。阿薩辛派由此與法蘭克十字軍發生戰鬥接觸,並在1132-1133年奪取了卡德穆斯要塞。然而,該派在對待政敵問題上反覆無常,時而與十字軍戰鬥,時而又與之結盟對付穆斯林同胞。1139年終於再次被當局鎮壓,在大馬士革的組織被剷除,而防守的班亞要塞也被法蘭克騎士占領。但其活動仍維持一百年以上。他們當時的活動區域,在兩個十字軍公國:安提俄克公國和的黎波里伯國之間。總之,霍山的阿薩辛派與英國是沒有發生關係的,也不可能刺殺一個名為“愛德華”的國王。歷史上,與西方十字軍發生關係的是該派在敘利亞的組織,而且是與法蘭克人有關,時間是在霍山去世後(當然,他去世後繼任者仍然叫“山中老人”)。探索結果那么謝遜說的這個故事究竟是怎么來的呢?我想答案是在以下的一段文字中:《基督山伯爵》第三十一章 義大利:水手辛巴德“你有沒有聽說過,”主人問道,“那個想暗殺菲力浦?奧古斯都的山中老人?”“當然聽說過。”“那好,你該知道,他統治著一片富庶的山谷,山谷兩旁是巍然高聳的大山,他那富於詩意的名字就是這么得來的。在這片山谷里,有山中老人海森班莎所培植的美麗的花園……而就在那兒,據馬可波羅講,他把某種草藥給他們吃,吃下去以後,他們就飛升到了樂園裡,那兒有四季開花的常青樹,有長年常熟的果子,有青春永駐的童男童女。嗯,這些快樂的人所認為的現實,實際上只是一個夢,但這個夢是這樣的寧靜,這樣的安逸,這樣的使人迷戀,以致誰把夢給他們,他們就把自己的肉體和靈魂賣給他。他們服從他的命令象服從上帝一樣。他指使他們去殺死誰,他們就走遍天涯海角去謀害那個犧牲者,即便是他們在毒刑拷打之下死去,也沒人發出一聲怨言,因為他們相信死只是超度到極樂世界的捷徑,而他們已從聖草中嘗到過極樂世界的滋味。現在放在你面前的就是那種聖草。”“那么,”弗蘭茲大聲說道,“這是印度大麻了!我知道,至少知道它的名稱。”
“正是這個東西,一點不錯,阿拉丁先生,這是印度大麻,是亞歷山大出產的最好最純粹的大麻,是阿波考調製的大麻。”這裡翻譯的“山中老人海森班莎”即哈桑·本·薩巴赫。據《基督山伯爵》里說的,山中老人派刺客刺殺菲力浦?奧古斯都的故事在法國是流傳甚廣的,所以對話的時候,對方立刻說“當然聽說過”。就歷史來看,這個傳說是有比較合乎邏輯的。因為阿薩辛主要是與十字軍中的法蘭克人有恩怨衝突,而法國國王菲力浦?奧古斯都(1180-1223年在位)也是1189-1191年第三次十字軍東侵的統帥之一。雖然當時刺殺時的“山中老人”,已非霍山本人,而是其繼任者。所以,謝遜如果要正確地講述這個故事,或許應該說:“韓夫人言道,極西海外有一大國,叫做法蘭西,該國國王菲利浦得罪了山中老人,被他遣人行刺。”山中老人事跡山中老人在山谷中建立了一座大花園,花木庭榭,美麗無比。宮殿輝煌,裝飾有無數金銀珍寶,到處有管子流通美酒、蜜糖、牛乳。園中充滿各族美貌的少女,能歌善舞。山上養了一批幼童,從小就教導他們,說為領袖而死,可以上升天堂。等他們到了二十歲時,在他們的飲料中放入,於他們昏迷中每次四人、或六人、或十人一批抬入花園,任由他們在花園裡無所不為,所有美女都溫柔的服侍他們。這些青年盡情享樂,舒服之極,相信確是到了《古蘭經》中所說的天堂樂園。過了一段時候,再用將他們迷倒,抬出花園。他們轉醒之後,甚是失望,山中老人召他們來見。這些青年自幼深受教育,確信山中老人是回教聖經中所說的大預言家,對他絕對崇拜。山中老人問他們從哪裡來,都答稱天堂樂園。山中老人於是派他們去行刺,說為教盡力,死後可入天堂。這些青年為了返回天堂享樂,行刺時奮不顧身,但求早死,所以往往成功。哈桑以後的阿剌木特堡主世襲及大事記(1)烏米德(1124-1138)(2)穆罕默德(1138-1163)(3)哈桑(1163-1171)(4)穆罕默德(1171-1210)(5)賈拉爾丁哈桑(1210-1222)(6)阿拉瓦丁穆罕默德(1222-1255)(7)魯克賴丁庫沙(1255-1256年11月19日)魯克賴丁庫沙於1256年11月19日出降於旭烈兀西侵波斯大軍,1257年往朝見蒙哥大汗時被殺於道。烏米德任上(1124-1138),教主遣效死之徒暗殺政敵之風愈烈。其效死之徒自稱菲達伊(Fidayi),阿拉伯語犧牲之意。塞爾柱帝國桑賈爾蘇丹之宰相阿布納斯爾曾率軍蹂躪伊斯瑪儀派領地,次年即被暗殺。巴格達阿巴斯王朝哈里發莫斯特爾拉希德(1135),拉希德(1138)均被烏米德派人暗殺,此後,阿巴斯王朝哈里發遂不敢立於公眾面前。烏米德孫哈桑任上(1163-1171),改變宗教習慣,哈桑自稱即將來臨的伊瑪目的輔佐人,命信徒不必再守齋月。遂為正統穆斯林所不齒,稱伊斯瑪伊派為木剌夷人(Molahidas,阿拉伯語,迷路的人),1171年,埃及法蒂瑪王朝被薩拉丁所滅,薩拉丁使埃及重新改信遜尼派正教,鎮壓什葉派,特別是阿薩辛派的叛亂。哈桑遂自稱是法蒂瑪王朝帝系後人,意欲統一伊斯馬儀教派。不料,哈桑不久被其內弟所殺,1171年,哈桑之子嗣位,遂成為一切伊斯瑪伊人之教主。然而正統派視之如寇讎,Rouyan城伊瑪目法庫爾伊斯蘭首暢其說,在加茲溫城告戒市民勿受其誘惑,凡有自伊斯瑪伊派地界來者,一律斬殺。法庫爾伊斯蘭旋即被人暗殺。
穆罕默德死後,其子賈拉爾丁哈桑(1210-1222)改奉遜尼派正教。巴格達哈里發曾使賈拉爾丁哈桑部下前往暗殺麥加城之埃米爾,刺客不識其人,誤殺其弟。阿剌瓦丁穆罕默德(1222-1255)是一個精神病人,9歲即位,恢復伊斯瑪伊派信仰,迫害遜尼派教徒。此人在位期間曾使人暗殺扎蘭丁蘇丹派駐甘賈(Ganja)城的統將,只因此將對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使者不敬。刺客暗殺統將以後,氣焰囂張,持帶血之匕首進入甘賈城堡,意欲刺殺扎蘭丁的宰相謝里夫·木里克,幸虧宰相事發時不在家,免於一死。後刺客被居民用磚石打死,死前高呼“吾輩是吾主阿剌瓦丁穆罕默德的犧牲(Fidayi)”。1255年12月27日,阿剌瓦丁穆罕默德被其子聯合其幸臣哈桑謀殺。此前1251年,蒙哥即位為蒙古大汗,遣旭烈兀西侵,消滅伊斯瑪伊派。此次西侵皆因此前蒙哥隨拔都西侵時,曾遇見加茲溫城大法官沙姆斯丁(Shams din),見其人前來謁見時身著鎖子甲,怪而問之。大法官告以“常穿此甲以防伊斯瑪伊人的匕首”並詳述此班暴徒之惡行。蒙哥聞之大怒,念念不忘,故於1251年大會上將此目標提出。1256年,旭烈兀率領蒙古鐵騎度過阿姆河,挺進波斯,在波斯和伊拉克一帶建立了伊兒汗國。他當然不會允許阿薩辛派這樣的恐怖組織在自己國記憶體在,於是提出,只要暗殺派投降,可以保證其成員安全。當時的暗殺派首領、末代“山中老人”魯肯丁在這樣的威嚇下屈服了,率眾出降。在他的帶領下,屬於暗殺派的一百多個大小城堡相繼投降。而蒙古人在解除了他們的武裝之後,將所有城堡搗毀,一個不留,而暗殺者的大本營阿拉穆特更是被夷平,堡內財物被劫掠一空。接著,旭烈兀違背了諾言,下令將阿薩辛派眾人全部殺死,“雖在襁褓者,亦不倖免”,曾威震西亞二百年暗殺組織剎那間崩潰了,魯克賴丁庫沙全族被斬於加茲溫,不留一人。後霍拉桑蒙古大將以徵發民兵為名,將庫希斯坦的伊斯瑪伊教徒全數殺死,其在他處之伊斯瑪伊派人亦遭屠殺之命運。但這教派分布甚廣,總部被摧毀後仍在別的地方繼續恐怖活動。
相關詞條
山中老人(阿薩辛派創始人)山中老人是一真實的歷史人物,本名哈桑·本·薩巴赫(Hasan bn Sabbah),波斯籍。他開創了著名的阿薩辛派,以嚴密的恐怖活動對付政敵。山中老人在《倚天屠龍記》和《...
山中老人(《Fate/Grand Order》登場的初代哈桑)TYPE-MOON推出的安卓&iOS遊戲《Fate/Grand Order》中登場的從者,初代“山中老人”哈桑·薩巴赫。原為Grand Assassin,在第七章為幫助眾人打倒提亞馬特捨棄冠位靈基...
贈山中老人《贈山中老人》是唐代詩人李端創作的一首詩詞。...... 《贈山中老人》是唐代詩人李端創作的一首詩詞。作品名稱 《贈山中老人》 創作年代 唐 作品體裁 五絕 作者...
山中長老山中長老(Shaykh al—Jabal) 史學家對什葉派伊斯瑪儀支派尼扎里耶派首領的稱謂。尤指該派駐敘利亞地區的首領。亦稱“山中老人”。阿拉伯語意譯,亦譯“山老”。該...
哈桑·薩巴赫(《Fate/stay night》咒腕哈桑)FGO第六章中終戰最終戰協助靜謐、百貌與崔斯坦纏鬥落敗,因而解放了寶具撒旦之手的封印使魔神曬衣陀乃受肉吞噬了崔斯坦,但山中老人在終戰後將暴走弒主的“咒腕”...
哈桑·薩巴赫(《Fate/Prototype 蒼銀的碎片》靜謐哈桑)哈桑·薩巴赫(靜謐),出自小說《Fate/Prototype 蒼銀的碎片》。帶著髑髏面具的暗殺者。擔任暗殺教團的教主“山中老人”之一、傳說生前是個擁有“靜謐之哈桑”異名...
哈桑·薩巴赫(《fate/prototype蒼銀的碎片》里的人物)哈桑·薩巴赫(靜謐),出自小說《Fate/Prototype 蒼銀的碎片》。帶著髑髏面具的暗殺者。擔任暗殺教團的教主“山中老人”之一、傳說生前是個擁有“靜謐之哈桑”異名...
哈桑·薩巴赫(《Fate/Zero》中的角色)哈桑·薩巴赫(百貌),出自小說及動畫《Fate/Zero》的人物。歷代山中老人哈桑的其中之一,第十九任繼承了“哈桑·薩巴赫”之名的暗殺教團首領。因其多彩的技能、豐富...
哈桑·薩巴赫(《Fate/strange fake》中的從者)《Fate/strange fake》中的真·Assassin,19名“山中老人”的其中一人,被法爾迪烏斯·迪奧蘭德召喚,參加了美國斯諾費爾德的聖杯戰爭。...
木剌夷他們轉醒之後,甚是失望,山中老人召他們來見。這些青年自幼深受教育,確信山中老人是回教聖經中所說的大預言家,對他絕對崇拜。山中老人問他們從哪裡來,都答稱來自...
霍山(小說《倚天屠龍記》人物)霍山,“山中老人”,聖火令神功的創始人,明教創始人,霍山時伊斯蘭教分支的阿薩辛派的,也就是信真主的,而明教是波斯本土宗教拜火教的,新的善惡二元神,不是一個...
愛德華(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人物)韓夫人言道,極西海外有一大國,叫做英格蘭,該國國王愛德華得罪了山中老人,被他遣人行刺,國王身中毒刃,幸得王后捨身救夫,吸去傷口中毒液,國王方得不死。霍山不...
哈桑·薩巴哈木剌夷是伊斯蘭教的一個狂熱教派,起源於波斯,正統伊斯蘭教認為他們是異端邪派。這教派的領袖稱為“山中老人”,以暗殺作為主要手段,總部設在高峰的頂上,稱為“鷲巢...
哈桑·薩巴赫(《Fate/Grand Order》中的初代哈桑)哈桑·薩巴赫是在TYPE-MOON推出的安卓&iOS遊戲《Fate/Grand Order》中登場的從者,初代"山中老人"哈桑·薩巴赫,具有Grand Assassin的資格。面著骷髏假面的暗殺者。...
Fate/Zero(虛淵玄著作的輕小說)哈桑·薩巴赫(山中老人) 聲優:阿部彬名 等 Assassin,第十九任“哈桑·薩巴赫”,在歷代“哈桑·薩巴赫”當中,也稱得上是特別怪異的能力的一個人。結局:被征服王...
熱門詞條
都督
象棋小遊戲
班鐵翔
罰單
散光隱形眼鏡
新生兒
dodo
剛愎自用
枸杞子
Dreamweaver CS5
私立諸暨高級中學
水原希子
Avant Browser
頭號目標
終極密碼
大宋的智慧
king style
伯朗咖啡館
汪用和
幸田來未
春滿
恐龍化石
兩天一夜第三季
AAAV
一起來看流星雨
MISSION
舊雨新知
月光石